近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关于新装地热地板使用状态下甲醛释放量风险预警”,公告中显示,经过测试24批次样品中,19批次在其模拟的地暖环境中甲醛释放量超过国家标准。甚至有一款产品超标5倍之多。此公告一出,众多消费者纷纷致电京华编辑部询问,“这样说地热地板岂不是不能再使用了?”但权威专家这样认为,虽说有关部门的初衷是好的,但实验方法并不科学,不能就此判定被测样品甲醛超过标准。只要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地板产品,仍可放心在地热环境中使用。
京华时报记者在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网站上看到,此次“关于新装地热地板使用状态下甲醛释放量风险预警”测试了24批次实木复合地板、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强化地板)。其中不乏北美枫情、汉斯等知名品牌。
公告中介绍,本次测试的初衷是为了了解地热地板使用中实际甲醛释放量。地热地板目前被普遍的使用,但针对地热地板在地热温度状态下的甲醛释放量,我国现行法规或标准未做出明确限制。目前,LY/T1700-2007《地采暖用木质地板》标准的甲醛释放量指标也是参照GB18580-2001《室内装饰装修用到的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仅是常温状态下的限量,即使用气候箱法,试验温度为(23±1)℃,甲醛限量值(E1:≤0.12mg/?),而对地热地板实际较高温使用状态下(温度50℃左右)的限量未作出规定,不能真实反映地热地板使用状态下的甲醛释放情况。
公示显示,本次风险监测试验方法为气候箱法。根据JGJ142-2004《地面辐射供暖作业规程》规定,地暖系统供水温度不应大于60℃,民用建筑供水温度宜采用35~50℃,供回水温差不宜大于10℃。因此,测试参照GB/T17657-2013《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测试方法》中4.60条款,模拟地热地板的实际使用状况,将试验温度从23℃提高到50℃。
最终的测试结果让人唏嘘。被测的24批次产品中,19批次在50℃的测试温度下,甲醛释放量超过国标(测试温度23℃)规定。以国标E1级甲醛限量值:≤0.12mg/?为参考值,北美枫情某款地板,测试值为0.20mg/?;汉斯某款地板实测值为0.48mg/?;品牌为伊丽佳的健康时尚地板,测试值甚至达到0.68mg/?。
京华时报记者看出,对地热地板使用中甲醛释放量的测试,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并不是第一家。今年的3·15,浙江消保委同样发布了类似的地热地板对比试验结果。这次测试显示,15批次的地暖地板在模拟地热环境为40℃的温度下测试,其甲醛释放量只有2批次样品仍符合E1级≤0.12mg/?标准,其余样品全部超标,最高超标了20倍。大自然某款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的甲醛释放量达到9.4毫克/升,超过国家标准6.3倍;宏耐某款强化复合地板的甲醛释放量达到9.0毫克/每升。
面对这样的测试结果,一些消费者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地热地板还能用吗?”“使用这样的产品,不就等于在家放毒气吗?”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专家、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国家林业局林产品检验中心(长春)主任王军就此事接受了京华时报记者的采访。他表示,相关机构发布这样的风险预警或比较试验其初衷都是为了引导健康消费。不过测试本身使用的方法不够严谨,所以最终得出的数据并不能说明样品在使用的过程中甲醛释放量超出国家标准。
王军解释,首先以上提到的两个部门做的测试,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将地热温度预设得高于实际温度。据介绍,根据我们国家辐射供暖供冷作业规程JGJ142-2012中3.1.3地面温度要求:“人员经常停留区宜采用25~27℃,最高不超过29℃;人员短期停留区宜采用28~30℃,最高不超过32℃;无人停留区宜采用35~40℃,最高不超过42℃”。上面描述的是未铺装地板之前,“地面”的温度,无论是采用什么热源。都应符合这个规定。而实际铺装地板后,地板下按照铺装要求还要铺设2mm厚的地垫,“地板实际是一面受热,一面散热。”在这样的标准地热条件下,“地热地板表面”的实际温度在25~28℃这个范围内,房间的温度可达到20~22℃。但是,在上海和浙江的两个测试中,分别把地热温度预设为50℃和40℃,把地暖的供水温度认定为地板承受的温度,这远远超出了真实的情况。将地板完全置于50℃或40℃的环境中做试验,这就等于地热用户的室温为50℃或40℃,显然是高了许多。有业内人士笑言:“如果水温50℃,地板表面就是50℃,那屋里不就蒸桑拿了。”王军表示,由于温度上升,甲醛释放量必然明显地增加,所以,比较试验甲醛释放量的结果成倍增加也不足为奇,这与真实的情况不符。
同时,在上述测试中,看似超出E1级甲醛释放量限制的,也不能被判定为不合格。王军解释,产品是不是合格的依据是国家标准。由于试验不是按照国家标准,因此,其结果不能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评价。
那么,地热环境中到底能不能安心地使用实木复合及强化地板这类以人造板材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呢?答案是肯定的。王军表示,国家林业局林产品检验中心(长春)连续跟踪地热有15年左右,在标准地热条件下,用户的地板表面温度大多数都在28℃以下。同时,经过中国地板人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地热地板的技术相对成熟,出口量也居世界前列。目前,北方95%以上的用户都铺装了地热地板,已经铺装了数亿平方米,反应比较良好,投诉也很少。所以,只要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地热地板产品是可以放心使用的。至于上文提到的实验数据,业内专家呼吁消费者及厂家以包容的心态去对待。
最后还是要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购地板时,要选择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产品,并向经销商索要、查看该批次产品的检测报告。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回访品牌地板的老用户,全面了解地板的情况。另外,在冬季采暖时,一般家中会选择紧闭门窗。但这样不利于装修建材带来的有害物质扩散。因此,建议大家定期开窗通风。
想辨别强化地板类产品的品质,除了看商家提供的检测报告,还有不少消费者想出了许多自测的方法。水泡、刀刻……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不过专家在这里提醒您,专业检测机构设置的实验条件尚有不周全之处,作为门外汉的消费者所做的测试就更不用说了。要选购出优质地板,还要看综合指标。
京华时报记者总结了数条在网上极为流行的强化地板自测方法,其中破坏地板表面的,占很大一部分。不过,专家表示,这种方式不但野蛮、费劲,最终也很难验证地板性能合不合格。
首先,比较温和的方法是用笔在地板表面写字,然后用湿布擦掉,能擦掉则可以证明地板抗污性不错。其实,国家标准中对这项性能有明确规定。一些地板表面有气孔,这样就会导致容易挂污,且擦不干净。但是单纯用笔在地板上划几道擦掉,并不能证明地板抗污效果有多好。专家建议,要做这个实验消费者可用脏抹布将样品地板反复擦得很脏,第二天再用干净抹布擦一遍,看是否能够擦净,若干净则说明地板抗污染能力过关。
还有网友称可用利器破坏地板样品的装饰面,直至露出基材。基材为原木色的便是好的。太白、太黑均为次品。专家这样认为,这个“原木色”是个很抽象的概念。什么叫白,什么叫黑也很难有统一标准。地板基材所使用的树种不同,其颜色也有很大差别。所以这个方法没有可行性。
其次,可以用钥匙在地板表面来回刮,如果表面没有痕迹,则说明地板的耐磨性能高,日后用着更省心。专家解释,做这个测试能从一个侧面证明地板的耐划性能较好,但不能证明耐磨性等其他理化条件过关。而且,这个测试必须在几个样品之间,用同样力道来刮,才能对比出结果。而且,就算样品的耐划性能好,也不代表日后可以随意磕碰,一旦超过合理使用范围,地板仍然会损坏。
可先对地板的基材滴水,一段时间后,如果水被基材吸收了,那就说明质地疏松,基材的密度小。反之,不吸水的代表密度大。地板当然是密度大的要更结实了。不过,专家这样认为,这个测试属于主观臆想,基材的密度与吸水快慢没关系,只与其吸水性有关。
有网友还提示了一种办法,就是向两块拼合起来的地板缝中倒水,要是水没有下渗地板槽中也没有水迹,这就证明地板的耐水性能很好。这样的解决方法业内人士表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果地板接触水后,很快吸水膨胀,确实能证明其耐水性能差。不过,这个实验必须在同一环保等级的地板间作比较。因为,强化地板中使用的甲醛越多,则其基材密度越大,耐水性也就越强。简单地说,如果用E1级的强化地板与E0的产品比较,前者环保性能差,但更为耐水。后者则环保性能优,但耐水性稍差。
接着,可把样品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观察溶液的颜色。颜色深就代表杂质多。此种方法经业内人士评判,以此判断产品质量更是站不住脚。基材的树种不同,浸泡的颜色也就不同。
此外,还可看样品有没有沉底,沉底的说明太吸水,质量也不好。不过,专家解释,沉底的样品确实比较吸水,但是前文我们已提到过,在其他指标相同的情况下,甲醛含量低的强化地板产品,耐水性反而差,也就是更吸水。而甲醛含量高的,耐水性稍强,才不容易沉底。这可能与消费者的判断刚好相反。
下一种方法就更加耗费时间了。有网友称,可将地板样品浸在水中35天左右,检测各样品的膨胀系数。膨胀越多,说明内部越疏松证明其稳定性越差。然后,将样品晒干,质量差的会出现翘曲、断裂。优等品则会恢复到接近浸水前的状态。这个实验设计得貌似很有道理,但专家却表示这纯属是在荒度时间。在国家标准中,对强化地板吸水线胀系数的检验测试要求是浸泡24小时,且保证温度在20℃±2℃的条件下进行,吸水膨胀率﹤18%即可。网友的实验已经超出了正常地板可承受范围,所以无论得出的结果怎样都根本不能采信。
王军曾在采访中表示,选择地板,应思考地板的综合指标,并不是说,几项性能不错,地板就算过关了。而且,消费者没必要费时费力的去做测试,只要索要产品近期检测报告即可。
很多业内人士都表示,地板是“三分看产品,七分看安装。”安装不过关,是不少维权纠纷的源头。同时,消费者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使用和维护也同样重要。不注意室内湿度导致地板变形,养护不合理造成地板异响的问题也经常发生。(马希)